《科学文化评论》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分析与路径探索

 
来源:科学文化评论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人除了自然生命,还具有精神生命。人的精神生命靠文化的空气呼吸,精神生命的品质,是人格的重要标志;人的意志、品德、观念、行为、习惯靠文化的雨露润泽,知《礼》而立;人的知识、思想、境界的发展和前行的道路靠文化的阳光照亮,学《诗》而言;人精神生命的生长靠文化的土壤孕育。肉身生命不息,精神生命学习、成长不止,学不可以已。文化,是民族进步的源泉,国家建设的基石,是文明国度的名片,也是人民大众的灵魂。历史证明:没有文化,人类的精神生命就会枯竭,文化衰弱,国家就会饱受欺凌;文化消亡,种族就会灭绝。可见,文化是一种超物质的力量,对于以教育教学、教书育人为使命的学校来说,文化建设尤其重要。 一 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建设一般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建设,深挖学校文化的内涵和重要作用,不难发现,学校文化是决定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制定、办学特色定位、课程计划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等规划和实施工作的统帅和灵魂,是全体师生的思想、信念、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高度共识和价值取向。学校文化必须在全体师生的生命中得到内化和外显,内化为师生内心的品质修养,是大家认同的学校规约下的充分自由;外显于不需要提醒的自觉行动,为广大学生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成长着想的师道良知,其终极目标是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渴望,而有序、正向的成长。 今天,教育还有诸多的不尽人意:素质和分数对立;知识与能力不符;品行与德育脱节;学校与家庭互责;学习与成长相悖;教学与教育剥离;课标与考纲纠结;科学与人文隔离;领导和管理混淆;各教育环节形成壁垒;体制与改革制约等等。造成以上现状可能有高考体制,有教育体制,有中国“仕、工、农、商”传统观念等的原因,也有教育者自身的观念的原因,但最深层次还是文化层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关于教育的批判,都很痛切,也很中肯。然而,教育不仅仅需要批评、批判,也欢迎中肯的批判,更需要批判者给出治教良方。与其到教育园地跑马一圈,扬长而去,未若亲为自迩,身体力行。文化道统不得到重构,人心不复光明,多好的制度与改革都难以治本。 学校以教书育人为使命,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等。具体而言,就是培养人高贵的灵魂、智慧的头脑及健康的体魄。从功能上说是唤醒学生的精神生命和提升学生生命的境界,挖掘、开发生命蕴藏的潜能,提供给学生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内在动力,助推学生生命成长和张扬生命个性的精彩。这一切若离开了学校文化的沃土,仅仅在教学形式的改革上花样翻新,是断然不会完成教育的目标和学校的使命。因此,文化为本,教改为末,本固而道生,文化之根愈固,教改之枝愈繁叶愈茂,反之是在玩漂亮的塑料花,好看但没有生命。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土壤和基石。没有文化积淀、传承、发展和底蕴的学校,就是一个没有灵魂塑造的考学加工厂,培养的学生尽管分数不错,但也多是没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无根生命。 二 “两种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两种文化”的提出与分化[1] 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的深刻内涵,可以说明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与实现途径。1956 年,英国作家、科学家斯诺发表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讲演稿,暂且不谈把文化人为地分成“两种”是否妥当,此文却给人们一定警示。他谈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学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及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文化日益分化,形成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一条相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甚至存在着敌意和反感,而对立的双方经常以无知的自大而蔑视对方。在详尽地论证了确实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文化之后,斯诺还特别指出了这种文化上的分裂将造成的危害——它会使一些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无法在同一水平上就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展开认真的讨论。由于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只了解一种文化,便很可能对现代社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包括对过去进行不恰当的描述,对未来做出错误的估计与决策。作为个人,可能造成世界观的狭隘与偏执,作为领导,尤其高级领导,会导致方向之误,贻误全局。文理分科表现在学生身上,实质是精神生命、世界观不能够全面而和谐地形成和成长。 (二)人文文化 人文文化是以人为本、以人道、仁爱、博爱、中正等为主要内容,基于丰富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高尚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学校人文文化建设,重在“以文化人”,以人文知识学习为载体,以体验、感悟等知、情、意为途径,目的在于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人道、博爱、仁德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精神生命的境界,也就是古语说的“大其心”。这些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就是语文、历史、思想政治教学不仅仅有知识传承,更要实现“以文化人”“以史明智”“以哲成思”的育人目的。这也是人文文化教育的立德树人功效,中华五千年的灿烂人文文化是“仁德教育”的无尽宝库。孔子有“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之教诲;《孟子·告子章句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墨子曰:“兼相爱、交互利”;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道德的研究表明:道德起源于人的“同情”心,在正确的文化引导下“同情”上升为“仁慈”情怀,学会和体悟出助人之乐趣,固化下来便形成了人们明辨和对待是非的“正义”,仁慈以修己,正义为天下。 (三)人文文化的育人功能 道德善恶浑浊存于人的生命之中,也就是天理和私欲人人皆有,朱熹强调“去人欲,存天理”,这在学校教育中不现实,王阳明心学说的“减一份人欲,增一分天理”很有操作性。首先确定学生必然是道德的主体,道德之树必然在人的心中,唤之则醒,忽之则无。所有的道德设定,都应该以道德主体的确立为首要前提。孔子有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者,学习不仅仅是考取大学的知识之学,更是同时的学养、素质、品行、境界之学,学生的主体精神生命才是道德修养的核心。只有将道德理性内化为主体意识,才能对道德实践产生实际的影响,这种内化的途径就是经过人文文化知识传授,润物细无声,陶冶无痕迹。普遍的道德原则通过理性的认知与个体信念、情感相融合,道德才获得了内在的力量。“德行”的检验,不是靠答卷,不是靠陈述,唯一途径要通过“道德的外化”,就是“通理之心”如何展现,就是俗话说的“事儿上见”,向内心性圣洁用功,对外待人处事用力,即“内圣外王”。要建立学生道德档案,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修养身心,是成人成才的唯一途径,没有旁门左道、捷径可走。这需要学校和各部门系统地、协调地拿出具体可操作的文化、甚至文艺来引领学生不浮躁、不虚伪、做真人,这有助于外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做到“心即理”“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从良知出发做人做事,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否则,未经过“慎独”功夫磨炼的所谓人才,流向社会,很快“伪君子”就会原形毕露,怪不得社会是染缸,是原来的心性就不真诚。 (四)科学文化与科学知识需并重 我们的学校科学文化建设的意识还很薄弱,学校科学教育中科学文化建设普遍比较缺失,一般做法是:教室、走廊贴满了科学家的头像和主要成果,用来鼓励学生热爱科学和向科学家学习。在此,有必要探究一下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历程与内涵。以英国科学家斯宾塞和赫胥黎为代表的科学教育的先驱者把科学有价值的知识体系引入了学校教育,并强调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平衡开展,旨在进行所谓“全人”教育。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一部七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展示了先人的科学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世纪难题,那就是,近代科学没有在拥有灿烂文明的中国中产生。十九世纪末“甲午海战”惨败,让国人意识到富有道德仁义礼智信抵挡不了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催生的西方的坚船利炮。秀才遇到兵,君子遭海盗,奇耻大辱不可避免。我们也要引进西方科学和科学教育,这种引进从清朝的洋务运动到今天仅有160 年的历史,西方科学和科学教育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舶来之品。而且舶来之时,就不是全维度的移植,仅仅拿来了知识体系干枯的内核,滤掉了提供养料的科学文化根基和土壤,所以,在几千年封建制度、天人合一思想、生成论的意向思维、科举制度、读书做官论等等文化主导下的中国,引进的科学和科学教育就显得先天的理性、逻辑思维的营养不良和文化的水土不服。如果把科学知识体系比作有生命的智慧之树,那么引进的科学教育的内容就仅仅是一根没有生命力的原木,这个原木再经过学校、教师之手加工成一张张的板材或半成品,到了学生手上,就仅仅剩下在教师指导下的组装了;如果直接到学生那里,连组装都免了,看看图、记住理,再还给教师,得个好成绩,就可以了,耳入口出,四寸距离,根本无需走心,尤其是当今资讯发达,随处可查到答案。因此,不是当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时代,而是“知而不知,无思考之知,无加工知之”。久之,学生的思考力下降,何来自家观点,更无独特思想。因此,“创造的教育”,必基于笃学、抽象继承、独特而创造的文化与教育。丢弃了科学文化的根基,仅仅把所谓“最有价值的”知识视为至宝死记硬背、题海捞针,造成了教育教学今天的现状,所以说,仅仅在教学层面花大力气谈“改革”,就好比在沙化了的文化土地、不坚实的教育地基上不断翻修一座看似精美的教学之危楼,培养了一批批被肢解了的碎片知识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无根生命,数百年来,科学文化土壤的贫瘠导致诺贝尔科学奖之花没有在大陆绽放不足为怪。任何世界顶尖的奖项,不仅仅是立志、勤奋、鼓励、优厚的条件能得之,而是在此基础上,有一群好之乐之者,“不争之争”而争之。欲观“诺之花”,必先“沃其土”。 (五)科学文化寓于科学知识学习之中 科学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积淀与结晶,是人类与大自然在和谐共生的实践中产生的经验总结和概括。简而言之,即人类关于科学技术活动的文化,是有史以来历代科学家以毕生精力写就的灿烂篇章和宝贵财富,科学文化是科学技术人才赖以成长的土壤,科学文化教人精确不苟地追求科学真理,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动力[3]。科学文化教育包括:科学知识总结与传承、科学教育过程、一般科学方法掌握、科学观点形成、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过程学习、科学环境营造等。所以,新课标强调的“知识、方法、过程、观点”几个维度的教学,其实都是科学文化教育的体现和要求。科学教学是要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教育是要以科学文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宗旨。科学教育的最大特征在于:首先必须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它是探索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根源;然后是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我热爱正义,也力求对改善人类的处境做出贡献,但这不同于我的科学兴趣。”在科学文化的熏陶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并全方位地、系统地建构和形成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启迪科学探究的智慧,营造科学创新的氛围。 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有机融入教学是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而将科学史融汇在教学之中的办法,更是使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贯通的桥梁,这有助于学生头脑中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成。科学史的学习会破除对科学和科学家的迷信,让科学家成为学生能够学习的有血有肉的偶像,让学生走进科学、走进科学家从而热爱科学和科学家很好办法。大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尼尔斯·玻尔之所以能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和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都培养出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在团队中建设了独特的科学文化。因此,教学与课堂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科学文化教育与科学知识掌握同样重要。合二为一,不分先后,文化为本,知识为末,文化厚重,知识笃实,反映在主体,则是明觉警察。即所谓叫教真知,育真人。 三 “两种文化”的关系与趋势 学校文化建设就应该着眼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及二者的融合建设。因为两种文化有对立也有统一:主体客体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认识方法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然而它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相同,追求真、善、美价值取向相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于实践和人的头脑,同源于对实践的反映与加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相辅相成,互通互补,共生共长,交错发展,从根本上是内在的统一。科学文化为人文文化立世奠基,人文文化引领、推动科学文化发展。这两种文化建设一定是融汇在教学的章章节节之中。因此,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朵奇葩同产生于文化的百花园中,经历了远古的和谐,近代的分离,为了人类更好地、和谐地生存在这资源有限的小小寰球,两种文化必然会在新的世纪走向融合。学校文化教育可以使两种文化固化于学生之心,并能反之于心外之事物。因此,学校正是两种文化融合的最佳场所。 中学面临高考制度改革的迫近,倒逼我们必须思考,分层教学如何开展,走班制度怎样实施,教师的教学工作、班级管理、生涯指导工作如何做到三位一体,学校怎样进行新形式的教学管理,这一系列改革,若是没有学校文化的定力,可能会迷失方向。学校,看似比拼的是墙外的红榜,以及这红榜围墙内强大的师资,实则较量的是学校文化的力量。大学不仅仅是优秀文化传承之地,也是先进文化创造之圣殿,更是树人立德文化践行之道场。大学者,大人之修养也,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校文化建设记载了学校的历史与传承的辉煌,讲述了学校的人物与故事曾经的精彩,展现着学校现实的灿烂与荣光,也寄托着未来的希望与畅想。 [1] C.P. Snow, The Two Cultur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4. [2] (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译.商务印书馆,1997. [3] 何淳宽.科学文化与大学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7(05):4-5. [4] 王亚青, 刘思远.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6,3(26):152-153+156. 人除了自然生命,还具有精神生命。人的精神生命靠文化的空气呼吸,精神生命的品质,是人格的重要标志;人的意志、品德、观念、行为、习惯靠文化的雨露润泽,知《礼》而立;人的知识、思想、境界的发展和前行的道路靠文化的阳光照亮,学《诗》而言;人精神生命的生长靠文化的土壤孕育。肉身生命不息,精神生命学习、成长不止,学不可以已。文化,是民族进步的源泉,国家建设的基石,是文明国度的名片,也是人民大众的灵魂。历史证明:没有文化,人类的精神生命就会枯竭,文化衰弱,国家就会饱受欺凌;文化消亡,种族就会灭绝。可见,文化是一种超物质的力量,对于以教育教学、教书育人为使命的学校来说,文化建设尤其重要。一 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建设一般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建设,深挖学校文化的内涵和重要作用,不难发现,学校文化是决定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制定、办学特色定位、课程计划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等规划和实施工作的统帅和灵魂,是全体师生的思想、信念、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高度共识和价值取向。学校文化必须在全体师生的生命中得到内化和外显,内化为师生内心的品质修养,是大家认同的学校规约下的充分自由;外显于不需要提醒的自觉行动,为广大学生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成长着想的师道良知,其终极目标是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渴望,而有序、正向的成长。今天,教育还有诸多的不尽人意:素质和分数对立;知识与能力不符;品行与德育脱节;学校与家庭互责;学习与成长相悖;教学与教育剥离;课标与考纲纠结;科学与人文隔离;领导和管理混淆;各教育环节形成壁垒;体制与改革制约等等。造成以上现状可能有高考体制,有教育体制,有中国“仕、工、农、商”传统观念等的原因,也有教育者自身的观念的原因,但最深层次还是文化层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关于教育的批判,都很痛切,也很中肯。然而,教育不仅仅需要批评、批判,也欢迎中肯的批判,更需要批判者给出治教良方。与其到教育园地跑马一圈,扬长而去,未若亲为自迩,身体力行。文化道统不得到重构,人心不复光明,多好的制度与改革都难以治本。学校以教书育人为使命,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等。具体而言,就是培养人高贵的灵魂、智慧的头脑及健康的体魄。从功能上说是唤醒学生的精神生命和提升学生生命的境界,挖掘、开发生命蕴藏的潜能,提供给学生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内在动力,助推学生生命成长和张扬生命个性的精彩。这一切若离开了学校文化的沃土,仅仅在教学形式的改革上花样翻新,是断然不会完成教育的目标和学校的使命。因此,文化为本,教改为末,本固而道生,文化之根愈固,教改之枝愈繁叶愈茂,反之是在玩漂亮的塑料花,好看但没有生命。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土壤和基石。没有文化积淀、传承、发展和底蕴的学校,就是一个没有灵魂塑造的考学加工厂,培养的学生尽管分数不错,但也多是没有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无根生命。二 “两种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一)“两种文化”的提出与分化[1]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的深刻内涵,可以说明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与实现途径。1956 年,英国作家、科学家斯诺发表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讲演稿,暂且不谈把文化人为地分成“两种”是否妥当,此文却给人们一定警示。他谈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学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及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文化日益分化,形成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一条相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甚至存在着敌意和反感,而对立的双方经常以无知的自大而蔑视对方。在详尽地论证了确实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文化之后,斯诺还特别指出了这种文化上的分裂将造成的危害——它会使一些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无法在同一水平上就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展开认真的讨论。由于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只了解一种文化,便很可能对现代社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包括对过去进行不恰当的描述,对未来做出错误的估计与决策。作为个人,可能造成世界观的狭隘与偏执,作为领导,尤其高级领导,会导致方向之误,贻误全局。文理分科表现在学生身上,实质是精神生命、世界观不能够全面而和谐地形成和成长。(二)人文文化人文文化是以人为本、以人道、仁爱、博爱、中正等为主要内容,基于丰富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高尚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学校人文文化建设,重在“以文化人”,以人文知识学习为载体,以体验、感悟等知、情、意为途径,目的在于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人道、博爱、仁德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精神生命的境界,也就是古语说的“大其心”。这些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就是语文、历史、思想政治教学不仅仅有知识传承,更要实现“以文化人”“以史明智”“以哲成思”的育人目的。这也是人文文化教育的立德树人功效,中华五千年的灿烂人文文化是“仁德教育”的无尽宝库。孔子有“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之教诲;《孟子·告子章句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墨子曰:“兼相爱、交互利”;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道德的研究表明:道德起源于人的“同情”心,在正确的文化引导下“同情”上升为“仁慈”情怀,学会和体悟出助人之乐趣,固化下来便形成了人们明辨和对待是非的“正义”,仁慈以修己,正义为天下。(三)人文文化的育人功能道德善恶浑浊存于人的生命之中,也就是天理和私欲人人皆有,朱熹强调“去人欲,存天理”,这在学校教育中不现实,王阳明心学说的“减一份人欲,增一分天理”很有操作性。首先确定学生必然是道德的主体,道德之树必然在人的心中,唤之则醒,忽之则无。所有的道德设定,都应该以道德主体的确立为首要前提。孔子有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者,学习不仅仅是考取大学的知识之学,更是同时的学养、素质、品行、境界之学,学生的主体精神生命才是道德修养的核心。只有将道德理性内化为主体意识,才能对道德实践产生实际的影响,这种内化的途径就是经过人文文化知识传授,润物细无声,陶冶无痕迹。普遍的道德原则通过理性的认知与个体信念、情感相融合,道德才获得了内在的力量。“德行”的检验,不是靠答卷,不是靠陈述,唯一途径要通过“道德的外化”,就是“通理之心”如何展现,就是俗话说的“事儿上见”,向内心性圣洁用功,对外待人处事用力,即“内圣外王”。要建立学生道德档案,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修养身心,是成人成才的唯一途径,没有旁门左道、捷径可走。这需要学校和各部门系统地、协调地拿出具体可操作的文化、甚至文艺来引领学生不浮躁、不虚伪、做真人,这有助于外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做到“心即理”“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从良知出发做人做事,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否则,未经过“慎独”功夫磨炼的所谓人才,流向社会,很快“伪君子”就会原形毕露,怪不得社会是染缸,是原来的心性就不真诚。(四)科学文化与科学知识需并重我们的学校科学文化建设的意识还很薄弱,学校科学教育中科学文化建设普遍比较缺失,一般做法是:教室、走廊贴满了科学家的头像和主要成果,用来鼓励学生热爱科学和向科学家学习。在此,有必要探究一下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历程与内涵。以英国科学家斯宾塞和赫胥黎为代表的科学教育的先驱者把科学有价值的知识体系引入了学校教育,并强调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平衡开展,旨在进行所谓“全人”教育。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一部七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展示了先人的科学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世纪难题,那就是,近代科学没有在拥有灿烂文明的中国中产生。十九世纪末“甲午海战”惨败,让国人意识到富有道德仁义礼智信抵挡不了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催生的西方的坚船利炮。秀才遇到兵,君子遭海盗,奇耻大辱不可避免。我们也要引进西方科学和科学教育,这种引进从清朝的洋务运动到今天仅有160 年的历史,西方科学和科学教育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舶来之品。而且舶来之时,就不是全维度的移植,仅仅拿来了知识体系干枯的内核,滤掉了提供养料的科学文化根基和土壤,所以,在几千年封建制度、天人合一思想、生成论的意向思维、科举制度、读书做官论等等文化主导下的中国,引进的科学和科学教育就显得先天的理性、逻辑思维的营养不良和文化的水土不服。如果把科学知识体系比作有生命的智慧之树,那么引进的科学教育的内容就仅仅是一根没有生命力的原木,这个原木再经过学校、教师之手加工成一张张的板材或半成品,到了学生手上,就仅仅剩下在教师指导下的组装了;如果直接到学生那里,连组装都免了,看看图、记住理,再还给教师,得个好成绩,就可以了,耳入口出,四寸距离,根本无需走心,尤其是当今资讯发达,随处可查到答案。因此,不是当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时代,而是“知而不知,无思考之知,无加工知之”。久之,学生的思考力下降,何来自家观点,更无独特思想。因此,“创造的教育”,必基于笃学、抽象继承、独特而创造的文化与教育。丢弃了科学文化的根基,仅仅把所谓“最有价值的”知识视为至宝死记硬背、题海捞针,造成了教育教学今天的现状,所以说,仅仅在教学层面花大力气谈“改革”,就好比在沙化了的文化土地、不坚实的教育地基上不断翻修一座看似精美的教学之危楼,培养了一批批被肢解了的碎片知识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无根生命,数百年来,科学文化土壤的贫瘠导致诺贝尔科学奖之花没有在大陆绽放不足为怪。任何世界顶尖的奖项,不仅仅是立志、勤奋、鼓励、优厚的条件能得之,而是在此基础上,有一群好之乐之者,“不争之争”而争之。欲观“诺之花”,必先“沃其土”。(五)科学文化寓于科学知识学习之中科学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积淀与结晶,是人类与大自然在和谐共生的实践中产生的经验总结和概括。简而言之,即人类关于科学技术活动的文化,是有史以来历代科学家以毕生精力写就的灿烂篇章和宝贵财富,科学文化是科学技术人才赖以成长的土壤,科学文化教人精确不苟地追求科学真理,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动力[3]。科学文化教育包括:科学知识总结与传承、科学教育过程、一般科学方法掌握、科学观点形成、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过程学习、科学环境营造等。所以,新课标强调的“知识、方法、过程、观点”几个维度的教学,其实都是科学文化教育的体现和要求。科学教学是要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教育是要以科学文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宗旨。科学教育的最大特征在于:首先必须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它是探索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根源;然后是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我热爱正义,也力求对改善人类的处境做出贡献,但这不同于我的科学兴趣。”在科学文化的熏陶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并全方位地、系统地建构和形成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启迪科学探究的智慧,营造科学创新的氛围。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有机融入教学是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而将科学史融汇在教学之中的办法,更是使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贯通的桥梁,这有助于学生头脑中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成。科学史的学习会破除对科学和科学家的迷信,让科学家成为学生能够学习的有血有肉的偶像,让学生走进科学、走进科学家从而热爱科学和科学家很好办法。大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尼尔斯·玻尔之所以能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和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都培养出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在团队中建设了独特的科学文化。因此,教学与课堂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科学文化教育与科学知识掌握同样重要。合二为一,不分先后,文化为本,知识为末,文化厚重,知识笃实,反映在主体,则是明觉警察。即所谓叫教真知,育真人。三 “两种文化”的关系与趋势学校文化建设就应该着眼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及二者的融合建设。因为两种文化有对立也有统一:主体客体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认识方法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然而它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相同,追求真、善、美价值取向相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于实践和人的头脑,同源于对实践的反映与加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相辅相成,互通互补,共生共长,交错发展,从根本上是内在的统一。科学文化为人文文化立世奠基,人文文化引领、推动科学文化发展。这两种文化建设一定是融汇在教学的章章节节之中。因此,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朵奇葩同产生于文化的百花园中,经历了远古的和谐,近代的分离,为了人类更好地、和谐地生存在这资源有限的小小寰球,两种文化必然会在新的世纪走向融合。学校文化教育可以使两种文化固化于学生之心,并能反之于心外之事物。因此,学校正是两种文化融合的最佳场所。中学面临高考制度改革的迫近,倒逼我们必须思考,分层教学如何开展,走班制度怎样实施,教师的教学工作、班级管理、生涯指导工作如何做到三位一体,学校怎样进行新形式的教学管理,这一系列改革,若是没有学校文化的定力,可能会迷失方向。学校,看似比拼的是墙外的红榜,以及这红榜围墙内强大的师资,实则较量的是学校文化的力量。大学不仅仅是优秀文化传承之地,也是先进文化创造之圣殿,更是树人立德文化践行之道场。大学者,大人之修养也,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校文化建设记载了学校的历史与传承的辉煌,讲述了学校的人物与故事曾经的精彩,展现着学校现实的灿烂与荣光,也寄托着未来的希望与畅想。参考文献[1] C.P. Snow, The Two Cultur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4.[2] (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译.商务印书馆,1997.[3] 何淳宽.科学文化与大学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7(05):4-5.[4] 王亚青, 刘思远.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6,3(26):152-153+156.

文章来源:科学文化评论 网址: http://kxwhpl.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0473.shtml


上一篇: 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
下一篇: 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论文_基于主动学习的新媒体政务互动内容情感挖掘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科学文化评论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